工厂爆炸事故发生的原理
概述:爆炸一般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,急剧的燃烧,所释放的能量使产生的气体迅速迅速膨胀的现象。有爆炸性物质、空气(氧气)、点燃源,达到这三个条件就会产生爆炸。
一、防爆的基本观念:
1.什么是爆炸性危险场所
爆炸性环境: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(气体和粉尘);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、加工、处理、储存、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;
爆炸性危险场所: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、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,在石油、化工、煤炭、冶炼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,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。
2.爆炸性物质
由易燃易爆气体,蒸汽,粉尘 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。
如,氢气、乙炔、甲烷等可燃性气体;
汽油、柴油、苯等可燃性液体;
煤尘、棉花纤维等可燃性粉尘。
3.爆炸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介于爆炸限范围内时,遇点燃源会产生爆炸。
―爆炸上限(UEL)
―爆炸下限(LEL)
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的爆炸界限
二、防爆基本原理
1. 产生爆炸的基本条件(爆炸三角形原理)
1.1爆炸性物质
1.2空气(氧气)
1.3点燃源
2.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条件
2.1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(理想的方法)
2.2排除/消除可能的点燃源(实际的方法)
3. 爆炸性物质点燃源
点燃源:如热表面、电火花或由摩擦或碰撞产生的火花 、光辐射、超声波、雷电、放热反应等;
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和温度是产生爆炸的主要点燃源;
不同爆炸性物质的电火花和温度点燃特性各不相同。
4. 为了使采取的防爆措施更有针对性,有必要对爆炸性物质分类、分级、分组,以及爆炸危险区域分区。
4.1爆炸性物质分类
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:
Ⅰ、矿井甲烷
Ⅱ、爆炸性气体混合物(含蒸汽、薄雾)
Ⅲ、爆炸性粉尘和纤维
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:
ClassⅠ -爆炸性气体
ClassⅡ-爆炸性粉尘
Class Ⅲ-纤维
4.2爆炸性气体分级、分组
爆炸性气体分级基于:大试验安全间隙(MESG)和小点燃电流比(MICR)。
爆炸性气体分组基于:引燃温度(AIT)。
4.3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的划分
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划分举例、
4.4爆炸性粉尘危险区域的划分
爆炸性粉尘危险区域划分举例
主营产品:LED防爆灯,LED防爆视孔灯,防爆灭蚊灯,防爆洁净荧光灯,防爆照明配电箱,防爆动力配电箱,防爆控制箱,防爆接线箱,防爆操作柱,防爆检修电源箱